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

打美好的仗

日期:10/1/2010
題目:打美好的仗
講員:林振德弟兄
詩歌:370首
經文:提前6:12,創14:1-20

「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,持定永生。你為此被召,也在許多見證人面前,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證。」(提前6:12)

打美好的仗

新一年有新一年的主題:「打美好的仗,作美好的見證」。人說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,這是人間的智慧;然而聖經提摩太書勸勉我們要打那美好的仗,持定永生,就是作那美好的見証,這是聖經中的教導。新一年的頭四個月,我們將學習以下的分題:打美好的仗;當跑的路;得勝者和失敗者的見證;得勝的獎賞;屬靈爭戰;屬天權柄;屬地仇敵魔鬼的工作;基督徒於爭戰的預備;爭戰的兵器;爭戰的結果。

基督徒從開始得救起直到見主面前,要經歷大大小小不同的戰爭。神將我們擺在這世上,要有一場不是屬血氣的爭戰,乃是與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。讓我們來看看聖經中第一場主要的戰役,載於創世記十四章——四王與五王之戰。

四王與五王之戰

當時的背景是亞伯蘭離開迦勒底的吾珥到以色列地居住,周邊的民族也都繁盛起來,興起了不同的王。四王以以攔王基大老瑪為首,;五王則以所多瑪王為代表。

「基大老瑪」豫表黑暗的權勢,該四王的疆土是在巴比倫及其鄰近一帶地方,而巴比倫豫表偶像的世界 。「所多瑪王,」豫表罪惡的權勢,該五王的領土是在死海周圍和約但河平原一帶地方,在聖經中所多瑪和蛾摩拉以罪惡聞名。

以攔王基大老瑪因為所多瑪一帶的五王背叛,所以聯合其他三王來征討他們。當五王被攻打,就在西訂谷擺陣,與四王交戰。交戰主要原因是他們向基大老瑪屈服十二年後,第十三年叛變,第十四年則有基大老瑪和其盟邦的王出來,戰敗了各城邦後,就到了鹽海(即西訂)。所以五王便在鹽海南端擺陣,要與他們交戰。被攻打的五王是所多瑪、蛾摩拉、押瑪、洗扁和比拉王。四王聯盟代表黑暗權勢,即這偶像世界萌生在巴比倫一帶地方,而世界就是在惡者手下,有一屬血氣的權勢,而仇敵在當中不停工作。

戰爭的結果是四王的巴比倫勢力戰勝了五王的鹽海勢力,四王便擄掠了約旦河平原五城的財物、糧食和人口。當時離開了亞伯蘭的羅得,既已遷進所多瑪,結果他和財物,都被四王所擄掠。亞伯蘭得聞姪兒羅得被擄的消息,立刻在夜間領家中精練的壯丁三百一十八人分隊追殺敵人,擊敗四王,救回羅得一家,並奪回一切的財物。他們看似倉卒成軍,只有三百多人,卻在神的祝福下打勝仗。

大祭司麥基洗德的祝福

當亞伯蘭凱旋回歸,途經撒冷,他接受撒冷王又兼為至高神的祭司麥基洗德用餅和酒的祝福。他認為亞伯蘭的勝利,是至高神將敵人交在亞伯蘭的手中,所以向至高神稱頌。亞伯蘭將從敵人手中所得的全部財寶,取出十分之一獻給祭司,他認定麥基洗德是一位神的祭司。他為百姓向神獻上感謝的祭。

在這裏「撒冷」是平安,和平,完美的意思;「麥基洗德」是仁義的王(來七2)。「他是至高神的祭司,」意即他事奉的是獨一的真神。「麥基洗德,」豫表耶穌基督,是我們永遠、完美、公義、高過諸天、『尊榮的大祭司』(來四14;七11;詩一百一十4)。「餅和酒,」兩者均豫表屬靈生命的供應,餅教人滋養、飽足、加力,酒則暢快、復甦、激勵。

當亞伯蘭追擊基大老瑪的時候,麥基洗德並沒有出現;而在戰勝後,所多瑪王迎接亞伯蘭的時候,他才前來,這說出:

(一) 屬靈爭戰中,禱告是十分重要。這戰爭中,麥基洗德有一隱藏的服事,就是這大祭司的禱告祈求。主代禱的服事,有隱藏的一面,也有明顯的一面。
(二)信徒真正屬靈的危機,並非在跟魔鬼發生正面衝突的時候,像這場戰役,因我們儆醒的心會較強。反而是在魔鬼企圖以笑臉迷惑,使我們鬆懈沒防備。
(三)信徒在爭戰得勝之後,心靈往往會鬆懈下來,若不即時復原,便很有可能會被魔鬼趁虛而入。我們需要大祭司的勉勵,在屬靈上加我們的力量。

亞伯蘭與羅得之別

亞伯蘭和羅得兩叔姪來到約旦河全地,因他們各自的財產越發加增,因此彼此的牧人間有些相爭。亞伯蘭因這些分爭,願意和羅得分開,且讓他在約旦河地上先選地方作屬地。羅得舉目看見約旦河的全平原,就已醉心於那一塊滋潤肥沃之地。羅得把約旦河平原的豐潤比作耶和華的園子,有大河灌溉兩岸。又如埃及有尼羅河灌溉,使農作物豐收,牲畜有足夠的飲料供應。於是羅得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屬地的福分,選擇了水豐草茂的約旦河平原,並往東遷移而到了所多瑪這罪大惡極的城邑。

亞伯蘭受命縱橫走遍迦南,搬移帳棚到希伯崙慢利的橡樹那裏安定下來過帳棚的生活,他的根基並非建在地上。亞伯蘭在該處築壇敬拜神,表示他要使自己的永久家鄉成為聖潔,向附近所有拜偶像的人作見證。他過着事奉敬拜神的生活,且在地上沒有永遠的家業,因他知道自己的家業在天上。築壇獻祭是他的心願,帳棚的生活代表他所想念的,是天上的事情。

四王與五王之戰後,羅得並未因此而學會功課,仍回到所多瑪居住,繼續沾染所多瑪城的惡習。所多瑪城罪惡滔天,因此神要滅掉這城。結果羅得家人遭害,妻子變成鹽柱,只有他自己和兩個女兒得以離開,故其結果相當淒涼(參創十九23~38)。反觀亞伯蘭在戰爭後,他仍舊保持清心的生活,依舊親近神,回歸神的懷抱。羅得以為找到了最美好的居處(參創十三10~12),有了財富,並以為是祝福,但結果卻沒有警醒,是不美的遭遇。

信徒若被引誘而尋求地上的名譽、地位和錢財,遲早必會遭遇屬世的騷動和變遷。羅得原為「財物」而離開亞伯蘭,如今「財物」都被擄掠去了。

從搖籃到墳塋的戰事

西方人有一句諺語:人生是由搖籃到墳塋。「搖籃」代表嬰孩,是人生命的開始,「墳塋」則為人生命的終結,人人皆會走過這兩個階段。然而基督徒於得救那天,就如重生為嬰孩一樣,慢慢長大成人。基督徒由搖籃到墳塋,神交付了許多的爭戰。

歷史上有名的戰爭如赤壁之戰,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,赤壁之戰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型,亦是鼎定三國鼎立的契機。又如滑鐵盧戰役,拿破崙率舊部逃離厄爾巴島,返回巴黎。結果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南的滑鐵盧村,普魯士軍猛攻法軍的右翼。拿破崙率領的法軍敗走。滑鐵盧戰役後,聯軍很快攻佔巴黎,拿破崙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聖赫倫那島。

聖經中記敍多場的戰事,比較重要的有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之戰;約書亞過約旦河後的耶利哥及艾城之戰;士師記中底波拉、基甸、參孫與外邦人多場戰役;掃羅、大衛之間及跟非利士人的戰爭;亞述、巴比倫王攻陷以色列、猶太的戰事。到啟示錄,我們又看見地上的戰鬥及哈米吉多頓大戰。

這些戰役標誌着一些新的里程碑。正如聖經裏的一些重要戰事一樣是以色列民族的轉捩點。我們一生在世也要經歷大大小小不同的屬靈爭戰。我們是否已準備就緒,打那美好的仗,作那美好的見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