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目:兒子的情形和父親的心
講員:張維雄弟兄
經文:路15:11-32
詩歌:75首
浪子的故事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,許多人都會把重點放在浪子的身上,但實際上聖靈默示這段聖經,讓我們看見一個慈父的心,所以今天所交通的題目就是「兒子的情形和慈父的心」,因着兩個兒子的情形,就更襯托出父親的心。以下我要從三方面來說:
一.流蕩遠方的小兒子(12-21節)
- 收拾起來:當這個小兒子在父家的時候,父家是何等的富足豐盛,他有一個愛他的父親,但是他並不以此為滿足,反而要求父親把他應得的產業分給他。當他得了一大筆財產之後,顯得十分風光,於是他就收拾起來,開始離家出走,去到遠方。浪子在外任意放蕩,浪費貲財,飽享「自由」。這就是今天我們的光景,我們浪費了許多神給我們的健康、精力、時間,以為我有許多的時間年日可以讓我任意揮霍,我們不喜歡受到父家的約束,響往「自由的生活」,以為享樂要及時,像香港有一個廣告說:想做就去做。這就是浪子的情形。
- 窮苦起來:當浪子耗盡了一切貲財的時候,身邊的朋友個個也就不見了,又遇到那地遭遇饑荒,就極其地窮苦起來。饑荒起先是讓你挨餓,最終要奪你的命。這個富家子弟,如今潦倒敗落,淪落到連溫飽都成問題,漸漸成為養豬的人,甚至羡慕豬所吃的豆莢,也沒有人給他。我們以為離開神可以去得世界,但這個虛空的世界只能讓你更加虛空痛苦。浪子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,這是神興起苦難的環境要讓他醒悟。
- 我要起來:當饑荒、苦難來到的時候,浪子開始醒悟過來了,他的口就對自己的心說:我要起來。這是聖靈作工的結果。當浪子極其窮苦的時候,他就開始思念父家,醒悟說:我的父家是多麼的富足,我父親有多少的僱工,口粮有餘,我倒在這裏餓死嗎?這是一個心意上的回轉。
- 於是起來:當浪子醒悟思家了,他接受聖靈的工作,就在意志上有一個對的決定:我要起來,並且就有一個實際的行動:於是起來,踏上歸途。何謂浪子?浪子真正的定義就是離開父家,與父親的關係斷絕了,或者與父親的關係疏離了。當浪子在歸途上,他預備了禱文,他要回去向父親認罪,承認自己是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父親,並且承認自己是不配。浪子回轉了,他面向父家,要面對父親,要經歷愛的接納和赦免。今天我們都是不配承受恩典的人,但是父神卻有豐盛的憐憫和慈愛。
- 卻生氣,不肯進去:照人看來,這個兒子在父親身邊多年,從來沒有違背父親的命令,是一個難得的好兒子。但是當父親因着小兒子無災無病的回來而歡樂的時候,他卻生氣,氣父親不公平。他拼命的為父親工作,但是當今天一個罪人悔改得救,他卻不高興:這樣的人也會得救?忘記了自己也是一個罪人蒙恩典。他不肯進去,不肯與父親同歡樂。今天我們的快樂是建立在父親的快樂和滿足,今天只有父親的心滿足了,我們才有快樂,但大兒子卻只以工作為享受,不以父親的快樂為樂。
- 我服事你多年:這個大兒子在父親面前邀功,今天我們也會說:主阿,我服事你多年了。我們這些卑微的人能夠服事我們的神,服事萬王之王,是神對我們極大的提升、極大的抬舉,是神給我們的尊榮。
- 從未違背你的命令:這個大兒子在這裏自我標榜,自義自傲。今天世上沒有一個完全人,連大衛那麼好的王也是有瑕疵的,所以我們怎麼敢說,父阿,我從來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令。
- 你並沒有給我一只山羊羔…:大兒子在這裏抱怨父親,沒有給他一只山羊羔,他與他的朋友一同快樂。殊不知,父親一切所有的都是他的,這個大兒子在父親以外還有朋友,在父親以外還想再有快樂。
- 你這個兒子…:這個大兒子在這裏控告他的弟弟,像法利賽人在禱告中控告利未人一樣。不是為着兄弟的悔改而歡樂,而是不愛不認不理自己的弟兄。不滿父親的寬容與赦免,不滿父親為悔改罪人所預備的,不以父親所作的為是。這個大兒子雖然在父親的身邊,但是他不體會父親的心,不以父的心為心,不以父的快樂為樂,所以是一個在家的浪子。
- 為失喪的兒子心中憂急:顯明天父永恆不變的愛,體恤寬恕的心。父神為世人預備了救恩,子神成全了救恩,靈神將神的愛交通給人。
- 父接納回家的浪子:「相離不遠、看見、動了慈心、跑去擁抱、連連親嘴、快拿袍子、戴上戒指、穿上鞋子、宰了肥犢、跳舞作樂」,何等的赦免!何等的接納!何等的愛!
- 挽回大兒子:兒阿,你我常在一起,我的所有都是你的。神把基督一切的豐盛都賜給祂的兒女,今天我們如果不知道父所有的都是我們的,我們作基督徒就作得很失敗,我們就活得像乞丐、像窮苦潦倒的人一樣。「你這兄弟,死而復活,失而又得,我們理當歡樂。」父親在這裏勸勉大兒子:這個兄弟是你的兄弟,是你的骨肉至親,我們因着愛而為着他的悔改回轉理當歡喜快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