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

雲彩篇

日期:22/2/2009
題目:雲彩篇
講員:郭永浩弟兄及潘輝弟兄

郭永浩弟兄

希伯來書11章分三段說出不同的見證人。第一段是有記名及事跡的,第二段說到有六個見證人,他們大都記在士師記裏,第三段便是沒有記名及提事跡的。雖然我們不知道希伯來書的作者是誰,但他記下超過十六個人名及事跡,希望受書人藉着書中的信息同心面對困難、逆境,走這條至死忠心的天路。

摩西寫摩西五經,其中他寫創世記,是要藉以色列人先祖所經歷的,來鼓勵出埃及入曠野的以色列人。所以創世記不單是一個故事,也鼓勵當時的以色列人及希伯來書的受眾。今天我們看希伯來書及創世記是否同樣得到鼓勵呢?

我們不單是見證人,同時也從許多見證人身上得到鼓舞。在希伯來書中提及第一個見證人是亞伯,有關亞伯的事跡記載於創世記第4章,說起亞伯,先要說他的哥哥該隱。該隱的名字是「得」的意思(創4:1.)。我們推前看當時阿當夏娃吃了分辨善惡樹的果子時,在第3章15節這樣說:「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、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、也彼此為仇.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、你要傷他的腳跟。」這裏說到神對蛇的刑罰和詛咒,夏娃可能以為她的兒子會打敗蛇。我們知道女人的後代是代表主耶穌基督,當時夏娃並不知道,只是相信她的後代會得勝。

我們再看該隱,從該隱的名字,可以看到他是父母眼中的天之驕子。但該隱的弟弟亞伯,他的名字是甚麼呢?是「一口氣」,在父母眼中當然不重要。我們從取名子來看,父母偏心該隱,更令他們兄弟相殘。該隱得到父母的寵愛,但他的祭沒有得到神的喜悅,神不單不喜歡他的祭物,可能他的態度也出現問題,神說:「你若行得好,豈不蒙悅納麼?」在神的眼中,有甚麼事比獻祭更重要?撒母耳記上15章22節中提及「聽命勝於獻祭,順從勝於羔羊的脂油」,亞伯被人輕視,該隱被人重視。亞伯被神重視,該隱卻被神輕視,原來給神重視的時候,可能被人輕視,甚至會被害死。今天我們是否寧願給神重視,也不要得着世界的喜歡?亞伯是被人輕視,但他很特別,死了仍舊說話,該隱被人重視,但他與神卻愈走愈遠。

當我們看希伯來書的時候,為甚麼這書一開始便提亞伯呢?當時希伯來書的受眾發生甚麼事呢?我們來看希伯來書第10章32至39節:「你們要追念往日、蒙了光照以後、所忍受大爭戰的各樣苦難.一面被毀謗、遭患難、成了戲景、叫眾人觀看.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。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、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、也甘心忍受、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。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.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。你們必須忍耐、使你們行完了 神的旨意、就可以得着所應許的。『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、那要來的就來、並不遲延。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.他若退後、我心裏就不喜歡他。』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、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。」

這些讀者所遇到的困難已有一段日子,我們在32節看到「追念往日」便知道他們正在受毀謗、遭患難,好像一台戲給世人看,作者希望這些人仍然堅持他們的信仰,他們的出路可能只有死,但作者叫他們盼望將來。

希伯來書提及: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,把不能看見的,當作看得見就是信心嗎?最近我工作環境轉變了,只是在家中接一些工作做,是否我禱告盼望能夠在某公司上班,然後明天在該公司上班,便是信心呢?又彧者我禱告要有一千人聚會,然後在這裏放一千張椅子,這就是信心?今天我們所說的信心跟希伯來書所說的完全不同,這個信是至死忠心的。

第11章不但看到亞伯的故事,更看到亞伯拉罕、以撒及雅各,他們的故事也很特別,他們在世的時候得不到神的應許,但在臨終前仍是敬拜神。我們看第10章32至39節的下半段,也是鼓勵讀者要忍耐,無論我們要離開世界或是主再回來,希伯來書鼓勵我們要好好裝備自己,可能我們會受苦,甚至死,但我們仍要對主有忠心和信心。當時的信徒,只有一條出路, 便是死。希伯來書12章4節:「你們與罪惡相爭、還沒有抵擋到流血的地步。」有人叫你去作一些犯罪的事,你要抵擋至死。

我們再看亞伯拉罕的故事,他不但獻以撒令人感到深刻,神呼召他的時候及環境也令人難忘,創世記12章,亞伯蘭被召離開迦勒底吾珥,創11章27至32節看到當時的情形,他知道自己沒有兒子,也知道有兄弟離開,甚至他父親也在中途離開了,但神在這段有很多壞消息的時候找亞伯拉罕,在意想不到的時間呼召他。神呼召亞伯拉罕時,應許他的家族要成為大國,但他離開時已七十五歲,仍然沒有孩子,到了一百歲才有應許之子。他的兒子也發生類似的事,以撒娶了妻子利百加,也等了二十年才有下一代,不單如此,父子孫都是一樣,孫兒雅各的妻子拉結也要經歷很長的時間才生子。雖是如此,但最後這個家族出埃及卻超過二百萬人,神真的很奇妙。雖然有許多應許,到我們離開世界的一刻仍沒法看見,但我們對神仍要至死忠心。

潘輝弟兄

聖經提及許多見證的偉人如雲彩一樣,今天我們是否有信心能活出同樣美好的見證?這些見證有很大的影響力,世世代代信主的人,都是跟隨這些見證人的腳步,但到現今的世代,好像沒有人給我們有這些見證。聖經告訴我們,我們是神的工作,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。我聽了許多見證,都覺得神在塑造見證人的生命,神用一些很奇妙的手段來改變人的生命。我認識兩位姊妹,她們同時患病,雖然結局很不一樣,但在過程中,主都在塑造她們的生命。

姊妹得着癌症,在短短半年間,她嘗盡痛苦,最後她的生命完結了。但我想如果她沒有經歷痛苦的日子,她未必能在信心的歷程多走一步,正如弟兄說在患難中生忍耐,亦給她有盼望。同樣有一位姊妹,患相同的病,主醫治了她,也藉着她的病,把全家都帶到主的面前,信了主,把所有偶像除掉了。雖然最後有兩個不同的結局,但主有同樣目的和工作,就是在基督耶穌裏成全她們。

歌羅西書4章2節:「你們要恆切禱告、在此儆醒感恩.」這裏說到禱告和感恩,其實有很多弟兄姊妹為着這兩個姊妹禱告,當我們禱告的時候,我們便參與在見證裏面。世人在看戲,看看我們到底怎樣,我們便在這台戲中與肢體一起成全見證。剛才說到聖經中的見證人,有很多熟悉的名字,但也有很多沒有記載的名字。我們認識摩西,他帶以色列人過紅海,我們認識亞倫,有沒有一些我們不熟悉的人參與這事?我想我們可以付出禱告,以致日後這些見證被世人看見時,便將榮耀歸給神。

今天我們如何儆醒感恩呢?我們經常有見證感恩聚會,其實每天我們都有不同的見證,感恩是一個很好的習慣,讓我們拿見證出來,再次高舉耶穌基督的名。最近我也有一些感恩的事,可能我不說便遺忘了,早前我的車有問題,找弟兄談,結果他有一輛十分適合我的車。雖然這很平常,但當你回想的時候,便知道主真有預備。好像每天生活一樣,雖然很平淡,沒有色彩,但你再細心想一下,每天都有見證的雲彩,好像我們上街,主為你預備了巴士,或是主給你遇見令你生氣的人,叫你反思自己。

說到恆切禱告,儆醒感恩,可以成為我們今天的參與,大家不要埋沒主給我們的一千兩的銀子,或者我們沒有像摩西及亞伯拉罕般,神給他們那樣大的托負,但我們信主有不同的恩賜及不同程度的負擔,我在這裏呼籲大家運用你一千兩的銀子,在禱告及感恩上,讓人知道原來今天還有見證,耶穌基督仍然在我們當中作神的工作,為要成全我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