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-5-2007
題目:你腳所站的是聖地
講員:林振德弟兄
詩歌:第一百八十首
經文:出3:1-5; 書5:13-15; 賽6:1-8
今天要跟大家交通的題目是「你腳所站的是聖地」。我們知道在創世記第一章記載了神創造天地的事,神用六日創造了光、空氣、地、海、空中的鳥、海裏的魚、地上的走獸。在一些日子裏,神說祂看這些為美好的,但當祂創造完這一切的時候,祂彷彿沒有進入安息。神既沒有叫河馬與祂一起管理地上,也沒有叫獅子來跟祂分享祂的創造,其實,祂的心意是希望人可以跟祂享受祂創造的奇工。
不知道弟兄姊妹有沒有以下的感受?當我們自己做了一些事情的時候,例如是做了一個手工、煮了一道菜餚或者是彈了一首音樂,我們往往希望有人可以欣賞及分享得到,特別是在旅行的時候,弟兄姊妹都不喜歡一個人去,因為即使看見很多山明水秀的景色,內心對造物主的讚嘆和那喜悅的感受都好像不能抒發。
神也有這樣的心情,當祂創造了宇宙萬物的時候,在第六日,祂按著自己的形像去造人。造了人後,在第七日,祂便進入安息裏面。神很渴望有人跟祂同工,祂將地交給人去管理,是因為祂希望人享受祂所創造的傑作,也很渴望人能夠按著祂的性情和心意來榮耀祂。
可惜,當我們在創世記再看下去的時候,我們知道人沒有按著神的心意去行。亞當與夏娃犯罪、墮落,結果神與人之間出現了問題,人不能夠按著神的性情去管理萬物,神與人之間的交通也斷絕了。自此之後,神是何等渴望人可以再回頭,跟祂一起同工,同證祂的榮耀與大能。因此神無時無刻都在尋找人。
在創世記,我們看到神尋找合乎祂心意的人,第一個就是亞當的兒子亞伯。亞伯獻祭,神悅納他的祭物。一代一代的過去,到挪亞時代,人的罪惡滔天,於是神用洪水淹沒大地。神興起挪亞,挪亞是義人,神將挪亞一家八口擺進方舟裏面,讓他們得以逃過劫難。雖然一代一代仍有很多人得罪神,但神仍然為自己的名存留一些見證祂的人。到了一個時間,神又呼召人,在千萬人中揀選了亞伯拉罕(亞伯蘭)。神在迦勒底的吾珥呼召亞伯蘭,亞伯蘭就過了河到迦南跟隨神。
雖然亞伯蘭被神呼召,但是他在迦南地的生活上,有些地方仍沒有按著神的心意活著,在他生以實瑪利的事上,是以自己的方法,神不喜悅。直到他九十九歲的時候,神再次呼召他,向他顯現,要他作完全人。神呼召我們,也是要我們作完全人,因為神的本性就是完全。祂渴望人可以活出祂自己的性情,也渴望人能夠選擇神,活出神聖潔的生命。這就是神對我們聖潔的呼召。
雖然人一次又一次的得罪神,但是神仍揀選了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;由雅各生出以色列人,希望他們在世界上見證祂。以色列人是一個特別的民族,是神的選民,可惜因為他們得罪了神,神就在他們中間揀選了利未支派,使他們成為神的祭司,並曉諭他們建造會幕、聖所、約櫃,所以我們也能在出埃及記和利未記中,找到關於祭司和會幕的詳盡記載。
會幕一方面是代表聖潔的要求,一方面也顯示出神渴望與人一同居住。祭司肩負著獻祭的工作,都穿上了聖衣,預表人要活出神屬天的性情。至於祭物,則代表人要獻祭、除罪、潔淨,並過聖潔的生活。這以上的一切,其實都是提醒人要分別為聖,把自己歸給神。祭司要在額上寫上「歸耶和華為聖」,我們可以看見其重要性。
在舊約裏,有很多事蹟讓我們看見聖潔的重要。摩西八十歲的時候,他在何烈山為岳父放羊,當時他看見一個異象,神的使者在荊棘裏、火焰中向他顯現。我想那時摩西一定很震撼,因為他看見荊棘在火焰裏焚燒,卻沒有燒毀,像是有無窮無盡的燃料,能夠一直焚燒。當摩西想走過去時,神呼叫摩西說:「摩西、摩西」,他回應說:「我在這裏」。於是神對摩西說:「不要近前來,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,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」。當神向人顯現的時候,人看見神的榮耀,會有一個聖潔的感染,叫人戰兢、敬畏。摩西感到所站的地是聖地,不是因為那裏是何烈山,而是因為神在那裏;神在何處,何處就是聖地。
有些人有個錯誤的觀念,以為十字架能夠帶給人平安。在社會上,我們可以看見一些裝飾物或手環都是呈十字架的形狀,彷彿戴上了便有平安,有些更甚的,還以為十字架可以辟邪。其實,一個物件是不能叫我們成聖的;同樣,一座山之所以成為聖山,就是因為有神的同在。何處有神的同在,何處便有聖潔。
在聖地裏,神要摩西脫下腳上的鞋,好像聖潔的祂和污穢的人之間有一個鴻溝,阻攔了人去親近神。我們在地上生活,鞋的用途是保護我們的腳,但同時當我們走過很多的路,鞋子便不斷沾上了很多污穢的東西;在屬靈上,這些是代表我們所犯的罪。當人被帶到神的面前時,這些污穢都必先被除掉,然後人才能夠看見永生神。我們不能夠帶著罪污去朝見我們那位公義聖潔的神,這是神對我們的要求,好像在利未記第十一章第四十五節所說:「你們要聖潔、因為我耶和華 神是聖潔的」。
剛才我們讀到一處聖經,跟摩西看見異象的經歷是很相似的,就是當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過了約旦河、正要向著耶利哥城進發的時候,他遠遠的看見一個人拿著拔出來的刀,他便問那個人是站在哪一方。我們有時候可能也有這種概念,好像有些人在相信神之前可能會想有沒有利益或其他好處。當然,神是能夠幫助人,可以賜予很多平安、穩妥、福樂給我們,但是我們不要忘記神有祂自己的旨意。
神怎樣回應約書亞?祂沒有告訴他是否幫助他或耶利哥,只是說自己來是要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。其實,這樣的回答已經足夠,約書亞已經得到了提醒。同樣,今天我們不能指揮神,乃是要神來作我們的元帥、基督作我們的元首,我們就好像祂靡下的將領一樣。
跟摩西的經歷一樣,約書亞遇見的那位元帥告訴他要把腳上的鞋脫下來,因為他所站的地方是聖的。約書亞記的記載,當以色列的軍隊過了約旦河後,他們首先要以火石刀施行割禮,叫他們重拾祖宗的標記,也就是神跟亞伯拉罕立約的標記。我們屬乎神的人,在身上也有這個印記。另一方面,約書亞遇見軍中的元帥時,他要先脫下腳上的鞋,除去自己的罪污,這樣才可跟聖潔的神同行,開始屬靈的爭戰。弟兄姊妹,你們看這是一幅多麼榮耀的圖畫!公義聖潔的神要帶領我們進入一個震撼的畫面、一個令人莊然起敬和肅立的情景。
在以賽亞書第六章,以賽亞也遇見一個很榮耀的異象,他看到在高高的寶座上有撒拉弗在伺候。我們剛才唱了一首詩歌:「聖哉,聖哉,聖哉,全能的主神」;當我看以賽亞書第六章的時候,我馬上聯想到這首詩歌的情況:很多的會眾在敬拜神,好像那裏有黃金的冠冕和圍繞的玻璃海,基路啪和撒拉弗都在俯伏敬拜。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全地,有呼喊的聲音,甚至連地的根基也在震動。
但是在另外一面,卻有一個對照。當以賽亞看到這莊嚴肅穆的圖畫,又聽見有人說:「聖哉,聖哉,聖哉,萬軍之耶和華的榮火充滿全地」,他突然間發覺禍哉,我滅亡了。他看到自己的卑劣,是一個嘴唇不潔的人,亦知道自己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。當我們去見神時,同樣要有這樣的認知,求神除去我們的污穢。然後,撒拉弗就用火炭沾以賽亞的口,把他的口潔淨。新約雅各書裏,提到我們的舌頭是污穢的源頭,我們的口能出很多說話,所以求主潔淨我們,好像用炭火沾我們的口一樣,使我們的罪孽得以除掉,我們便得赦免。
這裏有一個呼召:歷世歷代神在尋找合乎祂心意的人,神說我可以差遣誰呢?誰肯為我去呢?以賽亞答應了神的呼召,他說我在這裏,請差遣我。願我們看見神這個逼切的呼召,能按祂的聖潔來行事,願我們答應祂的呼召,過聖潔的生活,正如摩西、約書亞、以賽亞一樣。
在新約,我們信主的人,每一個都是神所揀選的。舊約裏神揀選以色列人,揀選利未人作祂的祭司,在祭司中揀選了大祭司,一年能朝見祂一次。在新約裏,我們都是蒙揀選的族類,是有君尊的祭司,彼得前書二章:「作聖潔的祭司,是被揀選的族類,是聖潔的國度」,今天我們都有君尊祭司的職份,使我們能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。我們能夠成聖,不在於我們有甚麼好處,按我們天然人性來看,我們都是污穢的,沒有甚麼能誇耀。但神的心意是要我們分別出來,過聖潔的生活,過有天上樣式的生活,這是神今天給我們的地位。
在主耶穌將要釘十字架離世的晚上,主知道自己快要離開他的門徒,也預計到他離開後,他的門徒會很慌張,所以在那裏向天父有一個分離的禱告說,他不叫門徒離開這世界,只求神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,他們不屬於這個世界,正如他不屬於這個世界一樣,求神用真理使他們成聖。今天神呼召我們,不是叫我們離世後或隱居才過聖潔的生活,乃是求神賜給我們一位保惠師(聖靈),這保惠師用真理使我們成聖。神的話就是真理,我們要努力讀聖經,要思想神的話,要明白神的心意,讓這真理使我們成聖,使我們在罪裏得到釋放。
很多年前,在英格蘭的一個牧羊區,有一個男孩因為偷羊被抓住,法官就判他被監禁在牢獄很長的日子,並在他的額上烙了一個「S」字,意思是說他是一個罪人(Sinner),無論到那裏,別人一看到他額上的字,就想起他從前所犯的罪。這犯人在服刑期滿出獄後,對他以前的罪行深深的懊悔,並把他的餘生奉獻給神,他選擇留在英格蘭的牧羊區去幫助社群。很多年後,因為他慷慨的奉獻,每一個家庭都受過他的恩惠,他幫助很多人面對疾病、家庭危機、工作困難,慢慢地大家都忘記了他從前所犯的罪,當提起這位弟兄時,只是記得他的善行帶給人的幫助。很多年後,有兩個小孩子看到這位年事已高的弟兄,因為他們年紀小,不知道從前發生過的事情,其中一個小孩問另一個小孩是否知道那人額上刻著的「S」字是甚麼意思?另一個小孩就回答說他不肯定,但從母親口中知道很多關於他的事蹟,說他幫助了很多人,這「S」應該是聖人(Saint)的意思。從這故事中,我們看到一個罪人轉變成一個聖人。願我們在屬靈的路上,好像故事中的弟兄,在罪污中被分別出來,踏上成聖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