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11/2/2007
題目:合乎主用--好撒瑪利亞人
講員:李鴻源弟兄
讀經:路10:25-37
今天我們信息的主題轉了一個題目,與之前的主題是彼此相關的。在此之前我們講「神的器皿」,今天開始講「合乎主用」。當我在主面前思想這個題目的時候,好像有一幅圖畫印在我的腦海裏:有一個人走路,遇見了強盜,把他所有的都奪去了,並且把他打得半死,就丟下他走了。有一個祭司從那裏經過,他看見這個被強盜打得半死的人,並沒有甚麼表示,就從旁邊走過去了;又來了一個利未人,他也照樣從旁邊走過去了;最後來了一個撒瑪利亞人,他看見這個人,就動了慈心。他停下來,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,把他的傷處包裹好了,再讓他騎到自己的牲口上,把他帶到旅店,在那裡服侍他。第二天因為他要趕路,就拿出兩錢銀子,交給店主說:「你且照應他,此外所費用的,我回來必還你。」這一幅圖畫,就是今天讀的聖經。現在我們要問,祭司、利未人和撒瑪利亞人,哪一個人是合乎主用?
在我們還未講這個之前,先來看主耶穌為何講這一段話?主耶穌講這段話,是因為有一個律法師來試探祂說:「我要做甚麼才能承受永生呢?」「試探」這個詞,與普通的試探不同,乃是特別加重的用語,魔鬼試探主耶穌就是用這個試探,聖經只用了三次。律法師來試探主耶穌,是要來找主耶穌的把柄。主耶穌告訴律法師說:「你所讀的是甚麼呢?律法上所寫的是甚麼呢?」因為他很熟悉律法,就立刻答覆主耶穌說:「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力、盡意愛主你的神,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。」其他福音書講這段話的時候,說這是所有律法的總綱。這律法師不只懂得律法,還教導人去遵守,但他自己卻沒有遵守!主對律法師說:「你回答的是!你這樣行,就必得永生。」這個律法師聽了,就感到很為難。因為他只有律法的知識,卻沒有行律法的能力。聖經告訴我們:律法是教人知罪,不能叫人得永生,因為人沒有辦法遵守全律法。我們知道愛是不能勉強的 ,要盡心、盡性、盡力、盡意愛主你的神,已經不容易了,何況還要愛鄰舍如同自己。
我們想到主耶穌復活以後,在堤比利亞海邊,祂三次問彼得說:「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?」彼得回答說:「主阿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」他不敢用神所講的「愛」,只用人情感的「愛」。因為人不能憑著自己去達到律法的標準。有人說:「愛神,沒有問題,愛人,就有問題了!」但神的話說,不愛看得見的弟兄,怎能愛看不見的神!愛神的,也當愛弟兄!作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作在主的身上了。
律法師聽見這番話,他要把問題叉出去,於是問主說:「誰是我的鄰舍呢?」主耶穌就講了這一段話。在這幅圖畫裏,主要看見三個人:祭司、利未人和撒瑪利亞人。祭司是受膏在聖所內點燈燒香侍奉神。在人看來,祭司是有尊貴的地位。利未人,也是被神分別出來侍奉神的,他們為百姓獻祭,殺牛殺羊獻到祭壇上。祭司和利未人都是為百姓辦理屬神的事,但當人有實際需要的時候,他們卻拿不出東西來幫助人。撒瑪利亞人是被人藐視的,因為撒瑪利亞是民族混雜的地方,所以猶太人看不起撒瑪利亞人,不跟他們來往。但這撒瑪利亞人,卻能幫助那被強盜打傷的人。因此我們可以確知,在這三個人中,哪一個是合乎主用的了。
這個撒瑪利亞人,見了那被打傷的人,便動了慈心,「慈心」就是「愛心」,這愛是基督捨己的愛。是這個愛,叫他停下來,是這個愛,叫他幫助那受傷的人。所以要作合乎主用的人,首先要有愛。
他不只有愛,且有油和酒,能醫他人的傷。這「油」和「酒」從何而來?就像我們今天唱的詩歌:「你若不壓橄欖成渣,它就不會成油;你若不投葡萄入醡,它就不能變成酒。」這撒瑪利亞人所以有油和酒,是因他在跟從主的路上,經歷了主的壓和醡。人看不起他,不要緊;人的批評論斷,也不在他心裏;他的心只在神面前,是單純地跟隨神,是捨己背十字架來跟從主。因此他的裏面就有油,又有酒。
油從何來?約翰福音14章,主在上十字架之前對門徒說:「我要求父,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,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,就是真理的聖靈,」「保惠師,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,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。」約翰一書2章27節說:「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,常存在你們心裏、並不用人教訓你們.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。」恩膏就是聖靈,聖靈在我們裏面的教訓,就像膏油在我們裏面塗抹所給我們的感覺。恩膏在我們裏面,一面是教訓我們,一面是將膏油塗抹在我們裏面。所以你越順服恩膏的教訓,在你裏面積存的膏油就越多。
這撒瑪利亞人,有油又有酒。酒是代表喜樂,聖經說,喜樂是醫治的良藥,是我們心裏的力量。喜樂的酒從何而來?是神所賜的。主耶穌說:「我是葡萄樹,」葡萄樹所結的果子,可以成為人的食糧,也可以成為供應人喜樂的酒。詩篇43篇4節說:「經過祭壇,到最喜樂的神那裏。」神是最喜樂的神,只有那些經過祭壇的人,才懂得甚麼是最高的喜樂。祭壇預表十字架,只有肯背十字架跟從主的人,才能亨受這最高的喜樂,且能將這喜樂的酒,供應有需要的人。在我們的詩集中有一首「葡萄一生的事,」(詩歌279首)其中有兩句話說:「葡萄所有寶藏,在於酒酢之上。誰苦受得最深,最有可以給人。」
這個撒瑪利亞人不單有油有酒,也有屬靈的眼光,知道這人的傷口在甚麼地方。並且是先倒油,後倒酒。這先後次序很重要,如果先倒酒,傷口會被刺激得更痛,先倒油就能叫人先得滋潤、舒適,然後才把酒倒下去。我們事奉主,服事弟兄姊妹,最重要的是積存油和酒。在幫助人的時候,也要有屬靈的眼光,知道他們的需要是甚麼,他們的傷口在那裏,使我們能夠對症下藥,給人有真實屬靈的幫助。
那撒瑪利亞人倒完油和酒以後,就把傷口包紮起來,不讓傷口受感染。包起來也有一個屬靈的意義:叫他的傷口不給人看見。我們常犯一個毛病,就是將別人的情形傳揚出去。約翰一書說,愛能遮掩許多的罪。如果神要追查我們的罪孽,誰能站立得住呢?有些人平時很好,但當他對你有一點意見的時候,就來挖你的瘡疤,揭露你從前所犯的錯誤,這就是人的敗壞!平時好像很愛主,但當事情來到,本相便顯露出來了。
這撒瑪利亞人將那人的傷口包紮好了,就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,把他帶到旅店去,在那裏服侍他。第二天他要離開,就交待別人來照顧他。這說明他的事奉是有始有終。我們的事奉,常常是虎頭蛇尾,馬虎了事。我們的禱告也常是這樣。年長的弟兄曾告訴我們,神之所以不聽你的禱告,因為你把它忘記了。你會忘記,就是說明你沒有真正的負擔,所以神也把它忘記了。
到了這個時候,主問那個律法師說:「你想這三個人,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?」他說:「是憐憫他的!」主說:「你去照樣行吧。」屬靈的供應和幫助,不在名望地位裏,乃在你有無真正的背十架跟從主。律法師、祭司、利未人,好像為神的事工很忙碌,但當人有屬靈需要的時候,你有沒有屬靈的東西去幫助他?屬靈的事是不能作假的。
弟兄姊妹,神揀選我們,要我們每一位都合乎主用。我們今天能不能合乎主用,乃在於我們屬靈的追求,在於有沒有真實的背十架跟從主。願主的話來教導我們,願聖靈來提醒我們,叫我們真正能合乎主用。不像律法師、祭司和利未人,乃像那撒瑪利亞人。做一個謙卑在主面前,單純跟從祂、順服祂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