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11月19日 星期日

作老年人

日期:22-10-2006
題目:作老年人
講員:邱克倫弟兄

經文:
多二1-4;提前三2,8,11;約壹二12-14;彼前一3-9;彼後一3-7,12-15

中國人有句話說: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,說出老年人的人生經驗豐富,生命老練、成熟,能成為家庭的幫助。聖經也有類似的說話,「白髮為榮耀的冠冕」(箴十六31),「白髮是老年人的尊榮」(箴二十29)。在神手中的老年人,更是寶貴,因為生命經過錘煉,屬靈生命和智慧被神陶造得成熟,對於神家來說,更是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。李弟兄說過去在香港家也有幾個「寶」,那幾位年長姊妹很關心弟兄姊妹,也天天為弟兄姊妹禱告。神家有這樣的老年人,實在是有福的。我自己回想,在荃灣家也曾有這樣寶貴的長者。

在神的家中,實在很需要老年人。約翰壹書那裏說神家不但有小子、有少年人,也有父老,每一個階段都需要。若教會只有小子和少年人,沒有父老,就容易流於膚淺,也容易走得偏差。在舊約民數記中記載,利未人供職時間是由三十歲到五十歲,五十歲就不再辦會幕的事,但他們不是退休,而是「只要在會幕裏,和他們的弟兄一同伺候謹守所吩咐的」(民八26),他們在那裏在守望,指導較年輕的利未人,一同留意遵守神的吩咐。所以在利未人的服事中,不但有年輕的利未人在那裏辦會幕的事,也有年長的利未人在那裏指導。士師記也說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,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,百姓都事奉耶和華(士二7)。照樣,在神的家中,神也需要有父老生命的人,在主面前有年日的老年人,在神家中成為守望的人,叫神的心意得以持守,並以生命作榜樣,成為神家的供應。

新約中有一些人物,在晚年時顯出成熟、老練的生命,他們在神的家中成為父老,成為生命的榜樣,牧養弟兄姊妹,幫助教會持守主的吩咐,行在主的旨意中。其中,有彼得、約翰、保羅等等,我們稍微來看看彼得。

在提摩太前書三章二節及十一節,保羅說到教會中的監督(即長老)和執事的條件中都提到「節制」,在提多書二章二節也提到「節制」和「自守」,所以我們看見「節制」是生命成熟或者說老年人的重要表現。保羅吩咐提多勸老年人及老年婦人,主要的重點在節制和自守,以及作榜樣,老年婦人作榜樣,就能指教少年的婦人。

這裏「節制」原文的意思是「不喝過量的酒」,引伸的意思是「清醒」、「溫和」、「自我控制」。這個生命的特徵,我們可在年長的彼得身上看見。彼得在年輕時缺乏這方面的表現,他是一位耿直的人,有話就說,是比較衝動的人,在年輕時常常被主對付,不過他願意把自己交託給主,主就能夠改正他,讓他知道自己的問題。他在主的手中被雕琢,他曾經大大跌倒,後來被主挽回,恢復過來,靠著聖靈的幫助,生命有變化,後來就能堅固其他弟兄,顯出生命成熟的表現。

在彼得後書第一章那裏,彼得說知道自己脫離帳棚的時候到了,就是快要回天家了,他很迫切寫信給弟兄姊妹,勸勉他們持守主的旨意。從彼得前書和後書可以看見,他的生命實在爐火純青,比經過火仍然能壞的金子更加寶貴。

我們知道年輕時的彼得很愛主,他是天生的領袖,成為十二門徒當然的代言人,我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委派他作代言人,我相信是沒有,但彼得很自然代表他們發言。他很多時候都碰釘,但似乎都沒法控制自己,所以在他生命中沒有節制的果子。在福音書中有許多例子,例如主耶穌帶著三個門徒上山變像,當時其他兩個門徒沒有作聲,只有彼得說話,說要搭三座棚,神就打斷他的話。也有一次,許多人因不明白主的話,就退去不再跟從主,主就問門徒是否也要退去,彼得代表門徒說:「你有永生之道,我們還跟從誰呢?」又有一次,主耶穌問門徒說:「人說人子是誰?」門徒有不同的回答,然後主直接問門徒: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聖經記載只有彼得回答說:「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。」這個回答得好,這是父給他的啟示。然後,主告訴門徒祂要上耶路撒冷,受苦被殺,第三天復活。彼得就拉著耶穌,不許祂上耶路撒冷,說:「萬不可如此,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!」他一說這話,主耶穌就責備他說:「撒但,退我後邊去罷!」雖然如此,彼得往後仍然繼續顯出代言人的本色。又有一次,主說財主進天國是難的,彼得就說:「看哪,我們已經撇下一切跟從你了。」意思是說他和其他門徒應當得到賞賜。另有一次,彼得問主耶穌饒恕弟兄七次夠不夠,主的回答就是告訴他,他又說錯話了。所以,我們看見在彼得身上看不見節制的表現。最後一次,主說彼得要三次否認主,那次他說就算是死,也不會否認主。結果,他跌倒很厲害,在使女面前否認主。這次他完全跌倒了,看見自己的不是。

後來,主單獨向他顯現,來挽回他,堅固他。從此之後,彼得漸漸改變過來,在主復活升天之後,我們開始看見彼得的改變,在聖靈降臨以後,那改變就更明顯。他經歷了十字架的破碎,在聖靈的管治下,在他生命中有一個新的轉機。他不再像往時一樣,他變得有節制,他懂得控制自己,他生命中有一種能力,可以管制言語,也不像往日自視過高,而是在神面前謙卑下來。他和約翰在美門的門口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叫一個瘸子起來行走,其他人覺得很希奇,他說不要以為這是憑著他們的能力和虔誠,他乃是把榮耀完全歸給神。到了使徒行傳第四章及第五章,也看見彼得面對官長時有那種膽量,相對於之前在大祭司的院子裏面對使女的膽怯,有很大的對比,他心中有一種新的力量,能夠剛強,能夠管理自己。還有在使徒行傳第十章那裏,彼得能夠順從聖靈到哥尼流的家中傳福音,他沒有堅持自己的意思,他願意順服聖靈的引導。當他跟弟兄們解釋時,他也是很溫和的。到了使徒行傳第十五章,彼得向其他弟兄講述這段經歷,他不是爭著第一個開口,而是等到其他弟兄都講完了,他才說話,是很平和地講述。這跟往時的彼得很不一樣,在他裏面有一種新的力量,就如箴言十六章三十二節所說:「治服己心的,強如取城」,這就是節制的力量,靠著聖靈來管理自己的心。這裏的「心」原文是「靈」。許多時候我們的言語失控,不能好好管理自己的舌頭,就是因為裏面欠缺這種力量,好像我們的生命不夠老煉,不夠成熟。彼得後期的光景顯出他裏面有節制的力量,能管理自己,能約束自己的心,能治服自己的靈。

我們知道保羅曾經當面責備彼得,是因著彼得所行的不合真理,彼得對保羅的責備沒有懷恨於心,反而在彼得後書稱他為「所親愛的兄弟保羅」,也稱許神所賜給保羅的智慧,我們看見彼得的生命度量被神擴充,他能夠治服己心,他能夠節制和自守。他在晚年時顯出這種表現,也就能勸勉弟兄姊妹這樣學習。在彼得前書勸勉弟兄姊妹要約束自己的心,要謹慎自守。在彼得前書第一章十三節,他在主面前有這樣的學習,他經過在主面前的鍛煉,在艱難中學習,靠著主重新起來。一章十四節說不要放縱私慾,這也是節制的另一面,就是要不放縱,例如言語,不說讒言,提摩太前書那裏保羅說作監督和執事的不要放縱言語,彼得也教導弟兄姊妹要順服權柄,為著主的緣故順服在上的權柄,順服肉身的主人,因為行善而受苦,彼得也教導我們要用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。另外也作為長老,他分享自己的學習,要出於甘心和樂意作群羊的榜樣,牧養神的群羊。他也教導我們要以謙卑束腰,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,這也是他失敗中很深的學習。他教導我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魔鬼,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。

我們看見彼得身上有節制和自守的表現,能成為我們的榜樣,無論是年輕或年長的榜樣。要達到這地步,是要經過許多火煉的試驗,然後生命就能顯出節制,有力量治服己心。年輕的弟兄姊妹盼望以成熟的彼得作為我們的目標,就要經過許多對付。聖經說若老年的 兄姊妹在這方面有表現的時候,就能成為年輕弟兄姊妹的榜樣,能夠叫教會得著益處。

盼望藉著主的話彼此勸勉,彼此鼓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