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8-1-2007
讀經分享聚會
郭永浩弟兄 -- 以斯拉記
周六晚的以利亞團,剛讀完以斯拉記第三章。回看此三章,在個人預備時,自己也有些得著。實在感謝主!但在教會團契中,弟兄姊妹一同讀經會得著更多,更豐富。現在我在此分享以斯拉記首三章,我覺得每一章都有一個重點。
以斯拉記記載以色列人被擄歸回,因神激動波斯王的心,允許以色列人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。如1:5說:「於是,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、祭司、利未人,就是一切被神激動他心的人,都起來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。」
首先神激動,然後以色列人重回耶路撒冷。作亡國俘擄,生活是困難的。但他們在巴比倫生活七十年,要他們放棄當時的生活、放棄所有,離開原先居住的地方,長途跋涉的回耶路撒冷也是困難的。神也感動一些沒有歸回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,他們拿出銀器、金子、財物、牲畜、珍寶、禮物幫助歸回的以色列人。
在聚會中,弟兄姊妹提醒,神激動人心,當時人有這兩個反應。但神最喜悅的,就是起行歸回的以色列人。在新約,主也曾說:「你來跟從我。」主絕對沒有說:「你奉獻金錢給人家跟從主吧。」主沒有對彼得說:「你拿著漁網來跟從我吧!」主最喜悅的,就是我們全人來跟隨祂。
自己在讀第二章時,只知道全章都是說家譜,也不知在聚會時如何交通。但在聚會後,現在回頭看,原來此章是改變了我的家。在聚會中,大家都看到這個家譜很特別,所有關於人口的數字,全是以個位為準。沒有約數,全是實實在在的數字。對於每個願意順服歸回耶路撒冷的人,主都尊重和敬愛。像紀念在紀念冊內,在冊內有名的,就是主最喜悅的。「信而順從」就是如此,以色列人本在異鄉落葉歸根,但因著神的感動,不得不順服歸回。
在數字中,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,在四萬多人中,祭司有4,289名(包括:耶書亞家耶大雅的子孫973名;音麥的子孫1,052名;巴施戶珥的子孫1,247名;哈琳的子孫1,017名),但利未人只有74名(包括:何達威雅的後裔,就是耶書亞和甲篾的子孫)。大家同是利末支派,都是在聖殿內服事,為何相距這麼遠?大家在分享中,就是覺得神是紀念敬畏和服事祂的人。從前的亞倫就是如此,當然他也有失敗的地方,但他曾為神協助摩西帶領百姓出埃及。
「愛我、守我誡命的,我必向他們發慈愛,直到千代。」(出埃及記20:6)其實不單亞倫,在被擄歸回前也有很多祭司跟從神。只要一次真心真意地跟從神的人,神也會紀念。有那麼多人被擄歸回,全因都是出於主的憐憫。
今天我們沒有甚麼可以留給下一代,錢、名譽……更不可留到永遠,只是過眼雲煙。只有一樣可以留給他們,就是我們敬畏神,跟隨主的心,主就會祝福我們千代。不單是下一代,更是千代。因為這個分享,新婚的我回到家就跟姊妹一起開始家庭聚會,一周一次。每次就是唱詩歌、讀經和祈禱。
到第三章,說出由所羅巴伯率領以色列人回耶路撒冷,當時約有四萬多人回來。他們為要建祭壇,立聖殿的根基,就出現一幅美麗的圖畫──「如同一人」(第一節)聚集在耶路撒冷。四萬多人回來.本忙著重建家園。但在此刻,他們甚麼也不管,為要如同一人的向耶和華獻祭,守節。在家中,兩夫婦也未必可以同心,何況他們四萬人一條心獻祭,守節!弟兄姊妹也分享,今天在教會聚會或服事,我們又可以如同一人嗎?在擘餅聚會中,當大家個人先投入,是可以的。
因著神的大愛,願我們更多讀和聽祂的話。